在古代化妝品除了給予人以美之本能的目的以外,其實用之效果具有種族之

保護與偽裝之意義,在信仰上之功能,為劃以神祕之型態於軀體作為避邪之用, 至於對於儀表上之區別為代表身份,聲名、性別、部落之不同,這種史蹟在遠古 時代即已存在,至於人類化石時代更可找出許多事實。

  要探討化妝之歷史,並沒有什麼正確之資料,但可推斷是在舊石器時代(20 ,000年前),用以崇拜神靈及裝飾身體所產生的塗飾化妝型態。到了新石器 時代,形成了部落之農業社會而產生階級,為了表明部族之信仰,區別階級之身 份,因此在身體上畫以不同之花紋,這與現代化妝之目的完全不同。與現代化妝 有相同意義者是始於我國周朝(西元前1122~712年),使用黃粉,鉛 粉化妝。到了秦代有所謂「紅妝翠眉」之典故,就是胭指(植物(花瓣)、礦物(雲母))之類。唐朝又有蛾眉花 鈿之記載,三月形之眉額,胭脂抹之花形成點之類。在白居易之長恨歌中有此詞 句「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西元前5,000年~3,500年在埃及王朝的古墳中發現有化妝膏,用以保 護肌膚。埃及人在冷水浴後,總喜愛以橄欖油或麻油,擦拭身體,並使用木炭稱 為黑粉用以染髮,並以熱帶樹葉製成紅橙色的染料,塗抹手腕、腳、指甲、鬍鬚 ,至今乃有沿用者,在日本古墳時代(西元200年~600年)利用紅色顏料 用來化妝,到了第七世紀,中日文化交流鼎盛,自我國輸入白粉,摻合液體產料 ,以塗抹成雪白的容顏,自此以後就有了化妝品與香水,這與佛教之傳入有所關 係。到北宋白粉之化妝盛行,至南宋公卿大夫也無不用鉛白粉或由汞提煉出來的 水銀妝物來修飾容貌,並以丁字油作髮油。直至明清,臉形、眉形之化妝 至為 風行,以我國平劇臉譜之製作也可見一斑,並且有者視化妝為婚姻或貞節之象徵 。 此後白粉又由固形變為粉狀,紅的胭脂演變為口紅,再出現指甲油,及西風東 漸,化妝方法全面革新,自1880年後陸續出現美顏水、乳液、面霜等保養製 品。台灣被日本統治了半個世紀。在這段時期,基本的化妝品如雪花膏、冷霜、 面粉和口紅等可以買到,但這些大多是由日本運來。因此,台灣化粧品工業在這 段期間實際上並不存在。二次大戰結束到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這段時期由於日 貨消失,造成台灣的化妝品工業的成長。然而此時化妝品在一般的小商店出售,包裝簡易,價格低廉,沒有廣告或促銷等活動。接下來這個時期是國際化時期, 大約自民國三十九年以後,本地一些廠商開始和外國公司合作,尋求更進步的技 術。...在這個時期許多沒有和國外公司合作的本地廠商���法在多變的市場與 有和國外合作的廠商競爭而漸漸被淘汰。...

   一般說來,大部份的廠商無論是否有和國外合作,在過去的這些年裡都表現 不錯。在今天由於工商業發達,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有許多的婦女結婚以後都 仍然在工廠、公司、政府機關和學校等工作。由於可支配所得和社會活動增加, 同時由於經常接觸到化妝品的廣告促使現代的婦女對化妝品的使用較以前的婦女 更多。

  近幾年來,由於國內經濟成長,國民得提高,婦女購買力增加,化妝品的國 際化時期進入了最高潮。許多高價位的品牌如美國伊莉莎白、雅頓、法國克麗斯 汀狄奧、蘭蔻及聖羅蘭、英國瑪麗關等高級化妝品均可在百貨公司買到。另外以 家庭訪問直銷方式聞名美國的雅芳和日本的寶露化粧品品牌之一的高絲化粧品亦 進軍國內市場。使得國內無論是有和國外合作廠商或沒有和國外合作廠商都面臨 了更激烈的競爭。

  台灣在日據時代,化妝多從日本輸入,台灣仕女使用化妝品者尚少,並且化 粧知識甚為低落,對化妝一般皆不懷好感,視如浮華、奢侈、不正派。台灣光復 以後,僅有白粉與面霜之生產,廠牌僅有新竹丸竹白粉、蝶霜、白熊、四合一面 霜,從日本進口的有皮雅斯、克蒂及巴比利歐。不久由盛香堂公司取得皮雅斯之 代理權,開始在台灣正式上市,可是由於社會之保守與經營透過批發商,管理不 善而停止生產。但走私洋貨乃源,直至民國四十五年後化妝品之流行才開始萌芽 。四十七年以後,外資之技術合作,才奠定化妝品業之基礎,最先是豐姿化妝品 之上市,資生堂繼其後,也只生產美髮霜、面霜、口紅等,價格低廉之化妝品, 至民國五十四年以後繼有台灣廠牌黑寶珠之上市,由於經過批發商,沒有實際銷 售,引起存貨過多,加諸品質不佳,經營陷入困境而宣告倒閉。蜜絲佛陀為美國 廠牌,由本國人取得代理而於五十四年底進運台灣市場,其廣告之強烈,銷售力 量之特殊,而影響其他廠牌之圖謀振奮,遂使化妝品業呈現一番繁榮景象,美容 師之職業也開始擴大形成。但是在這一時期,走私洋貨乃因崇洋心理,還是興盛 不衰,而引起投機業者建立地下工廠製造偽品,充斥市場,導致正當廠牌不易維 持,但消費者總算精明的,這種風波也漸消逝。至民國五十六年奇士美化妝品繼 之踏入台灣市場,而呈蜜絲佛陀、資生堂、豐姿、奇士美、四足鼎立之局面,這 一段時期之欣榮,不但是化妝品競爭與開拓之結果,經濟生活水準之提高,更具 有莫大之關係。日人虎視眈眈此一極具化粧品潛量之廣大市場,於五十八年接著又出現巴比利歐及佳麗寶兩廠牌,至此化妝品業之競爭更趨複雜化。民國六十一 年至六十九年,化妝品業者逐漸增加中。七十年至七十九年是各大進口化妝品進軍台灣與本土化妝家處於百花齊放的階段,直銷化妝品也於此階段進入台灣。八 十一年由於貨物稅停徵,關稅下降,使得化妝品業怖滿了競爭與挑戰。民國八十 二年公平交易法通過,允許水貨的輸入對歐美進口化妝品影響甚大,使我們在市 場上見到有別以往的折扣戰企銷、週年慶各式各樣的競爭活動。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祖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